临床上需要行末梢血检测的患者类型主要为两大类型,而这些患者恰巧分布在各类型医院,尤其末梢血样本在妇幼儿童医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所以,攻克末梢血自动化检测各个环节的技术挑战,是实现血常规检测流程真正自动化的关键所在。

末梢血检测患者类型
 
 
一、采血-样本条码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
 
 
目前国内部分大型妇幼儿童专科医院,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、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的手工编号形式占多数。这种操作形式不仅效率低下,还有人为失误造成样本信息匹配错误的风险。市面上现用的试管之所以无法贴条码,是由于末梢血试管太短与条码不相匹配。
 
迈瑞血球研发团队创新性的采用可封闭穿刺进样的末梢血长管,使其可以贴条码进行样本信息化管理,减少开盖、闭盖等动作,避免生物安全隐患的同时,真正实现末梢血全自动批量进样检测,使末梢血检测体验等同于静脉血。
 
末梢血采血管实现条码信息化管理
 
 
二、末梢血立即检测引起PLT假性减低的解决方案
 
研究表明,末梢血标本采集后立即检测会引起血小板结果假性降低,采样后静置10-30分钟再测定可以消除上述假性结果。前期的临床调研数据显示,末梢血即来即测高达85%以上。对于某些疾病导致的真性PLT偏低患者,此种操作显然会有血小板错误报告风险。
 
依据科室实际工作需求,迈瑞血球研发提供两种方案供科室操作者选择。第一种是有非常紧急的待检样本时,操作者可以选择CDR模式立马进行样本分析,迈瑞光学血小板技术可保证样本在免静置情况下,获得准确检测结果。对非紧急样本,通过将采集完的样本静置试管架上,收集一定量的样本后,通过BC-7500 CRP的批量全自动上样检测功能进行检测。
 
两种模式末梢血检测方式
 
 
三、高质量末梢血一体机微量血检测解决方案
 
 
一些特殊患者对血常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。如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,因化疗导致 PLT降低,样本中PLT易受RBC/WBC等碎片干扰,出现结果异常;而临床科室则认为测量值10到20是翻了一倍,常引起检验科和临床对检测结果理解差异。所以,满足血常规与CRP联检的同时,精准输出血小板检测结果也是被检验科迫切需求的。
 
迈瑞推出“三维荧光分析平台”联合“实时全血纠正的免疫散射法CRP检测技术”。通过360度旋转和三维散点图分割方法,对粒子群进行三个维度最优技术分割。另外,结合低值WBC自动3倍统计,低值PLT自动8倍统计,血小板自解聚技术等精准输出各血常规参数及异常报警,如原幼细胞、异型/异常淋巴细胞、感染红细胞、碎片及RBC凝集等,实现微量精准检测。
 
(图4-DIFF/WNB/RET通道三维散点图)
 
 
四、末梢血及自动进样混匀标准解决方案
 
为了得到准确的PLT结果,部分临床科室会强制要求样本静置10-30分钟再行检测。静置后的末梢血在血液分析检测之前需要进行样本混匀,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。而目前国内还没有末梢血混匀的标准,操作者个体间的混匀动作和进样手法不一致,均会导致检测结果间一致性波动大。
 
由于末梢血样本量少,传统的静脉血混匀装置无法对其进行混匀。为此,迈瑞血球研发新开发的末梢血混匀装置,可以综合考虑末梢血样本血量少,混匀难度大,试管类型多等因素,保证各形态下末梢血样本均可完整、充分、标准的全自动混匀方案。
 
末梢血全自动仿生混匀技术
 
 
五、末梢血全自动智能复测样本解决方案
 
末梢血检测结果异常时,操作人员常需手工从大量末梢血样本中翻找出样本进行复测,有时因样本量少,久置后挥发,已经无法复测使用,此时就需要找回患者重新进行采血检测。不仅延长患者就医时间,而且需要患者再次抽检,增加工作量。
 
末梢血样本全自动回退复测
 
BC-7500 CRP标配了迈瑞labXpert数据管理软件,客户可以通过设计检测流程规则,对触发规则的异常结果,仪器自动回退进行复测或加模式复测。同时,PLT自解聚技术、低值WBC/PLT自动多倍统计技术的应用,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样本复测的概率。
 
科室操作者带来的检测流程提升
 
 
【参考文献】
[1]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. Procedures anddevices for the collection of diagnostic capillary blood specimens;Approved Standard[S].6th ed.CLSI document GP42-A6.Wayne,PA:CLSI,2008.
[2]蔡艳英,王艳,李启亮,等.末梢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[J]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,10(27):6621-6622
[3]苏钏.末梢全血不同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及血小板检测的影响[J]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,6(3):69-70
[4]彭晓蓉.浅谈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[J]长江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1,26(5):1162-116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