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阳

单位:乐山市人民医院 


某天,临床医生打来电话询问,有位50岁的女性,HCG升高,根据现有检查来看,不像妊娠,你们的检测结果是不是有问题?接到电话我们第一反应是不是样本弄错了。于是我们找到对应的血样,核对了样本信息,并重测样本,结果与已发出结果一致。我们再次联系医生,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。


该患者是位50岁女性,因“右手活动受限”来我院就诊,接诊医生根据病情给患者开具常规检验,其中有血清HCG,6月13日HCG检测结果为34.4mIU/mL。因患者在围绝经期,便做了子宫附件B超检查,未见异常。医生这时考虑会不会是妊娠或疾病的超早期,所以影像学结果不明显呢。于是患者在一周后复查HCG,结果为31.0 mIU/mL,并没有明显的增长,结合影像学结果让医生更疑惑了,这个HCG的增高从哪里来的呢?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沟通,临床对我们的结果比较信任,但这个异常结果还是让临床医生犯了难,有了开头的这个电话。


收到这个疑问,在核对样本无误后我们查看了患者的其他检测结果,血液和生化常规检测均正常。这时一个异常指标进入我们的视线:类风湿因子(RF)1350 IU/ml。临床医生告知因患者有单关节活动受限,在排除器质性损伤后,初诊考虑类风湿关节炎,因此患者在复查HCG当天同时检测了RF和C反应蛋白,结果显示RF增高,C反应蛋白值正常。


通过查阅试剂说明书和相关文献,我们初步判断是RF过高影响了HCG的检测,那接下来怎么办呢?


当然是排除干扰,我们采用聚乙二醇(PEG)与RF蛋白结合沉淀以排除其干扰。具体方法如下:


image.png


从上表中可以看出,在使用PEG对大分子物质进行处理,排除其干扰,得到了该患者血清HCG的真实结果。该结果显示为HCG阴性,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符,也让临床医生和患者放了心。


类风湿因子(rheumatoid factor, RF)是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之一,是一组针对IgG分子抗原决定簇上Fc段的异嗜性抗体。主要包括IgM-RF、IgG-RF、IgA-RF三种亚型,人体血清以19S的IgM-RF型为主。RF是目前最常报道的会对免疫透射比浊法产生干扰的内源性干扰物质。研究显示,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中,一般在试剂2中含有包被检测抗体的胶乳颗粒,嗜异性抗体可结合该检测抗体,发生非特异性聚集反应,造成反应体系的浊度升高,对检测造成正干扰。RF对血清CRP、Cys C的检测均有干扰,会使结果异常升高。


我科HCG检测采用的的吖啶酯化学发光法,基本原理是基于光合成的过程,通过酶促反应将底物(吖啶酯)转化为产生荧光的产物。在此过程中,底物经过酶的作用释放出能量,从而激发附近的荧光染料产生发光,这种发光信号可以被探测仪器记录下来,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。


这个案例让我们对HCG结果有了进一步的审视,如果这个不是50岁的患者,而是正常育龄期女性,一个错误的阳性结果则会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,可能是身体上的,也可能是精神上的。日常工作中,这类患者出现的概率很小,但一旦出现,仍需要及时的发现并排除干扰,报告正确的HCG结果。


通知临床症状和结果不符,进行复检后再进行复查,是最简单的方式,但对于患者来说,却需要反复来医院,非常的不便,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对检验科,对医院的不信任。而每一个患者都去怀疑结果更不可行,于是我们试图找到一个更合理的流程来发现这类样本。


同时,不只是HCG,RF因子对采用化学发光法、比浊法的检测项目都可能有影响。因此,在报告审核时发现RF高的样本,审核人员应查看该患者是否检测了其他项目,对可能被RF影响的样本均进行干扰排除试验,给临床患者提供准确的报告结果。因此,我们在审核RF阳性报告时,要求审核者看一下该患者是否在近三天检测过HCG,以及时发现错误报告并进行修正。
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梅方超,尚小玲,戴海英,等.类风湿因子IgM对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影响[J].实用检验医师杂志, 2018, 10(3):2.DOI:CNKI:SUN:CJCP.0.2018-03-009.

[2] R A Mageed, M Borretzen, S P Moyes,etc. Rheumatoid factor autoantibodies in health and disease[J]. Ann N Y Acad Sci, 1997 Apr 5(815):296-311.

[3] Vaidya H C , Beau B G .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from heterophilic antibodies in a two-site immunoassay for creatine kinase MB by using F(ab')2 conjugate and polyclonal mouse IgG[J].Clinical Chemistry, 1992, 38(9):1737-1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