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靳力敬

单位:濮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


诺卡菌广泛存在于土壤、污水和腐生物中,非人体正常定植菌,可经外伤进入皮肤或经呼吸道、消化道进入人体,然后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,或经血液循环播散至脑、肾或其他器官[1,2]。奴卡菌通过呼吸道或受损的皮肤入侵,引起肺部、皮肤、中枢系统等感染,肺为主要受累脏器,病理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病变[3-6]。诺卡菌感染比较少见,临床不易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相鉴别,必须通过病原学检查才能确诊,误诊率高。


一、病例经过


【临床病史】李XX,男,51岁,农民。因“咳嗽咳痰3年余再发加重2天”于2023-8-13入院。近3年余,患者曾多次因咳嗽咳痰至诊所及医院,以“支气管扩张”为诊断,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,症状反复。2天前咳嗽咳痰因无明显诱因再发加重,咳黄黑痰,伴左侧胸部胀痛,发热,体温未知。自服布洛芬及感冒灵颗粒,效差。


患者为求中西医结合诊治,遂来我院就诊,门诊遂以“支气管扩张伴感染”为诊断收入肺病科。发病以来,患者神志清楚,精神尚可,饮食一般,乏力,大便正常。体重无明显下降。


无“肝病”、“结核”等传染病史,否认“高血压”、“糖尿病”、“肾炎”、“冠心病”病史,否认外伤史,否认手术史,否认输血史,否认药物、食物过敏史。


【实验室检查】白细胞计数:11.65×109/L↑,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9.0%↑,淋巴细胞百分数12.1%↓,红细胞计数4.7×1012/L,血红蛋白128g/L↓,超敏C反应蛋白:91.83mg/L↑。


【胸部CT】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伴左肺感染性病变,纵膈淋巴结肿大,附件脾脏内多发钙化灶。


【气管镜检查】患者2023-8-16行全麻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,检查所见:会厌声门活动正常,粘膜光滑;气管通畅,气管环清楚,粘膜光滑;隆突锐利。左主支气管开口通畅,粘膜光滑,无充血水肿。上、下叶各段支气管开口通畅,粘膜光滑,可见大量黄胶痰,未见狭窄及新生物,于左肺下叶生理盐水灌洗,抽取灌洗液后送细菌培养。右主支气管开口通畅,粘膜光滑,无充血水肿。


【细菌学检查】2023-8-16行全麻下纤维支气管镜,于左肺下叶生理盐水灌洗,抽取灌洗液后送细菌培养检查,一般细菌涂片:革兰氏染色:G+杆菌,见图1,形态细长丝状,弱抗酸染色阳性,提示临床诺卡菌。


图片

图1灌洗液涂片革兰染色


同时取灌洗液接种到中国蓝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,放到35℃温育箱培养。24h未见明显生长,48h中国蓝平板未见细菌生长,血琼脂平板可见黄白色细小菌落:凸起、稍干、不规则、不溶血、表面形成绒毛状,见图2。

   

图片

图 2 血平板菌落48h生长情况


挑取少许菌落进行涂片行革兰染色,镜下发现阳性、丝状、分枝状细长杆菌。取少量菌涂片进行弱抗酸染色,发现部分呈阴性,部分呈阳性,见图3,高度怀疑奴卡菌。用质谱仪(中元飞行时间质谱仪)鉴定,鉴定结果为皮疽奴卡菌。


图片

图3 菌落涂片弱抗酸染色结果阳性


【治疗经过】因奴卡菌与常见细菌不同,其药敏试验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,本院尚无法常规开展,我科与管床医生沟通了该菌的药敏性,国内文献报道大多推荐首选磺胺类药物,以复方磺胺甲噁唑单药治疗最多。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,阿米卡星、亚胺培南、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也被推荐用于奴卡菌病的治疗[7]


本病例中,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抗感染,600mg静滴q12h,给予患者复方磺胺甲噁唑4片,每8小时1次,口服抗炎。8.21日咳嗽、咳痰次数明显减少,治疗效果较好。


二、讨论


奴卡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或不定,不形成芽孢,无鞭毛。菌体呈多向的分支丝状,直径0.5-1.2μm。弱抗酸阳性。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典型的分枝菌丝。诺卡菌为严格需氧菌,在沙保罗琼脂或普通培养基上,室温或35℃均可缓慢生长,初代分离常需孵育1周。在不同培养基上可出现光滑到颗粒状、不规则、表面皱褶或堆集的菌落,可产生不同色素,如橙色、粉红、黄色、黄绿色等。


奴卡菌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,国内文献大多推荐首选磺胺类药物,若对磺胺类药物耐药或过敏者,可用米诺环素、多西环素、阿米卡星、亚胺培南、美罗培南、头孢曲松、头孢吡肟等替代治疗或联合用药治疗[8]。疗程根据感染程度、免疫抑制条件及临床症状而定,最长2年,最短7d。《热病-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(新译第41版)》对疗程做了推荐:正常免疫功能3个月,免疫抑制6个月。感染灶局限,则预后较好。


三、小结


由于奴卡菌感染比较少见,临床表现、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比较无特异性,加上病原体培养分离时间长,临床不易诊断,易造成漏诊、误诊,若不及时治疗,则会错过患者最佳治疗时机。而病原学检查是确诊奴卡菌病的重要依据,而且奴卡菌治疗的抗菌药物种类及疗程有其独特性,因此明确病原体非常重要。


本病例中,涂片染色镜检在寻找病原菌上,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质谱仪的鉴定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,检验结果及时和临床沟通,使临床医生有了明确的方向,对患者的治疗及时有效。
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夏玉朝,杨萱,班立芳,等.10例奴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[J].中国感染控制杂志,2017,16(5)453-457.

[2]BENNURT,KUMARA R,ZINJARDES,etal. Nocardiopsis species:incidence,ecologicalroles and adaptations[J].Microbiol Res,2015,174:33-47.

[3]何靖霓,李园园,苏晓丽,等.肺皮疽奴卡菌重症肺炎1例并25例病例文献复习[J].中国感染控制杂志,2017,16(2):146-150.

[4]陈玉,杨强,畅怡,等.皮疽奴卡菌肺部感染3例报道并文

献复习[J].国际呼吸杂志,2019,39(10):744-748.

[5]张雪霞,王佳祺,潘新亭,等 .肾病综合征伴皮疽奴卡菌血源性感染1例[J].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,2019,19(30):280.

[6]谢祎,侯雪新,徐帅,等.53例诺卡菌感染病例临床特征分析[J].疾病监测,2015,30(1):14-18.

[7]程振娜,李刚,殷国民,等.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[J].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,2018,28(6):818-821.

[8]张丽琼,田腊梅,盛长城 .皮肤奴卡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[J].中国当代医药,2018,25(36):163-165.